古人認為六十年為一甲子,而一甲子正好是個人修身、齊家、立業的重要階段,劉飛龍2014年進入中天華南集團,至今剛好十年,在這離開校園步入社會的“短短”十年里,他已經完成了以上三項的里程碑階段,期間屢獲佳績,2023年獲評為控股集團十大優秀工程師,然而,外在沉穩內心熾熱的劉飛龍卻給人難以就此停歇的印象,也許對于這位腦海里隨時迸發出技術“小點子”的90后工程師而言,這條技術創新之路才剛剛開始。
一、外冷內熱,潛心技術扎實前行
劉飛龍的名字容易讓人聯想起一幅磅礴的畫面,因而也易于被記住,然而如果初次在人群中遇見,劉飛龍給人更多的印象卻是內斂、低調,甚至還有一絲心細如發的特質,唯有進一步了解后你才會發現他內心那匹奔跑的靈感之馬。
2010年,劉飛龍通過大類招生的方式,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浙江大學,由于天生對理工學科的鐘愛和優勢,加上土木可以實現從二位圖紙、三維模型到實體建筑“所見即所得”的特點,劉飛龍決定選擇土木工程專業。當談到有趣的結構設計時,劉飛龍興致勃勃:“看到自己建立的模型,并且能夠得出想要的結果,是比較有成就感的。”而棘手的土力學和彈性力學則被他視作具有挑戰性的學科,仿佛越困難越能激發出求知和戰斗的欲望。
劉飛龍(右二)參加新員工座談
2014年夏天,一個偶然的機會,尚未畢業的劉飛龍接觸到了中天控股集團,“在和中天接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中天的尊重和重視,不僅多次來交流,還組織參觀了杭州總部和奧體項目部。”正是這次良好的“第一印象”促成了劉飛龍和中天的結緣。“中天吸引我的一句話‘誰能升起,誰就是太陽’,只要專注于自己的工作,總會有合適的發展機會。”
2014年至今,劉飛龍先后在中天七建技術發展處、中天七建尚東數字山谷商業辦公樓項目部、中天七建設計中心、深圳分公司技術發展處和中天華南集團技術發展部擔任技術和管理崗位工作,豐富的崗位經驗為他提供了從一線到機關較全面的專業和實踐機會,期間通過不斷精進和學習,劉飛龍順利通過了一級建造師(建筑)、二級建造師(市政)和BIM技能等級一級等證書。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劉飛龍在中天認識了現任妻子,同樣是從事技術工作的葉靜(目前是中天華南集團深圳分公司技術發展處副主任工程師,獲得2023年度中天控股集團優秀管理者稱號),兩人的相遇、相知和相愛源于價值理念的契合以及對于這份事業的熱愛。
劉飛龍(左二)、葉靜(左一)與同事們合影
二、迎難而上,做好問題解決專家
從事技術工作的十年間,劉飛龍坦言曾遇到不少棘手的難題,但他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憑借刻苦鉆研和業精于勤的精神,問題在劉飛龍手上總能迎刃而解,由此也為項目管理和一線生產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消耗,真正做到技術支撐。
2020年7月,河源某項目主體結構施工時,發現地下室個別柱腳處開裂滲水,局部發生涌水現象。劉飛龍判斷實際水位高于設計抗浮水位,存在一定上浮風險,恰逢2020年南昌萬科車庫上浮事件,劉飛龍便指導項目以此案例說服建設單位增加抗浮措施。通過研究相關規范及期刊論文,結合現場實際情況(項目面積較大,地下室一層,有局部地下室作為施工道路尚未施工),劉飛龍建議直接沿未施工的地下室施工道路部位設置排水盲溝,此建議得到了建設及設計單位的認可,以相對經濟可行的方案為項目解決了地下室上浮隱患,避免了可能出現的重大質量風險。
劉飛龍在會議上發言
2023年初,惠州某項目出現錨桿大面積檢測不合格,劉飛龍負責跟進處理。經調查取證,錨桿施工工藝規范合理,入巖深度超過設計要求,不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劉飛龍及項目通過具體分析每一根錨桿的檢測數據、U-δ及δ-lgt曲線,發現部分不合格錨桿檢測數據的某一級荷載作用下,位移量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但位移量較小,按《廣東省地基基礎驗收規范》17.3.5條“本級荷載產生的單位荷載下的錨頭位移增量達到或超過前一級荷載產生的單位荷載下的位移增量的5倍;土層錨桿在3h內、巖石錨桿在2h內,錨頭位移未達到相對穩定標準”,判定為不合格,而該錨桿在最大試驗荷載作用下位移量能夠達到相對穩定且位移量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證明錨桿最終是合格的。于是以此為依據提出針對檢測報告的異議,由檢測中心組織專家論證修改檢測報告。經專家討論,實際工況比規范描述的條件更復雜,根據檢測數據大部分錨桿可以推定為合格。在解決本次問題的過程中,劉飛龍帶領項目充分研究檢測報告及規范條文,并且有理有據的與檢測中心及專家進行溝通,最終證明了施工質量的可靠性,獲得了專家組的認可,為項目規避了大面積復檢甚至返工的問題。
劉飛龍(左二)參加城市樂跑賽
三、技術賦能,創新創效有目共睹
技術是創新力,更是生產力,中天要實現“再創業”離不開技術的賦能。劉飛龍對于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可謂情有獨鐘,不僅會主動了解學習,還積極推動“四新”技術在項目上的落地。
在深圳花樣年好時光家園項目及信城縉悅花園項目前期策劃時,均發現項目存在重量較大的雙凸窗預制構件,對塔吊需求較高,劉飛龍及項目團隊提出將雙凸窗預制構件拆分的思路,并進行推進落地,為項目創造較大效益。
花樣年好時光項目
2022年惠陽菜鳥項目開工以來,基于項目的業態及技術特殊性,將項目定位為區域技術示范項目。在項目部前期技術負責頻繁更替3位的情況下,主動加強對項目的技術服務,主導項目前期的管樁施工、地基處理、大間距盤扣架應用、貝雷架施工平臺應用等關鍵技術環節,確保了項目的順利推進。
其中貝雷架施工平臺應用環節,劉飛龍獲知項目計劃采用貝雷架施工平臺后,收集學習了大量相關技術資料,主導項目貝雷架方案的編制及細節問題處理,自學midas gen對貝雷架進行有限元驗算,提出了高低梁、加腋梁部位標高問題,并結合revit建模確定了貝雷架的最終標高及不同部位的連接節點大樣,最終解決了貝雷架的專家論證及落地實施問題。
惠陽菜鳥物流園項目——貝雷架結構
通過對惠陽菜鳥項目的深入技術服務,為項目創造了較大效益,并以此項目為依托劉飛龍獲得了中天控股集團技術創效三等獎。此外,較好地完成了區域技術示范項目創建,同時積極開展成果總結工作,目前在該項目獲得了1項省級QC二類成果、2項省級工法、4項實用新型專利, 1項發明專利,首次立項了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創新計劃項目。
劉飛龍(一排左十三)獲頒中天控股集團十大優秀工程師
2023年上半年,劉飛龍再次回到了華南集團技術發展部,提升技術標工作的系統性是他目前的首要任務,早在2018年,劉飛龍就已經主導完成第一版技術標編制標準化手冊,調任后再次進行了充實。從苦練內功到輸出標準,從個人作戰到培養人員,劉飛龍正朝著“持續鉆營專業技術,成為行業技術專家”的目標奮勇且穩健前行。
(中天華南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楊曉虹 供稿)
版權所有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 ? Copyright 2013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越秀北路222號越良大廈八樓 郵編:510050
聯系電話:020-83642505 傳真:020-83642502 E-mail:gdcia@vip.163.com 備案號:粵ICP備1500763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