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7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以及香港工程師學會共同主辦,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承辦,21家內地與香港協(學)會共同協辦的2024內地與香港建筑論壇在廣州舉行。
會議下設四個平行分論壇。27日上午,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辦,廣東省建筑業協會與香港建造業議會協辦的分論壇一“粵港澳大灣區建筑科技創新應用技術交流會”成功舉行。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劉新鋒、廣東省建筑業協會會長梁劍明、香港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分別致辭。
分論壇一 會議現場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劉新鋒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立足共同繁榮與發展,加強創新協同,積極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在建筑領域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推進技術交流和示范應用,取得良好成效。他強調,面向未來,需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引導各類要素有效聚集,加快高水平實踐,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希望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攜手合作,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通過創新成果試點示范應用,大力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制造技術、節能環保技術、高性能材料技術與建筑業深度融合,不斷塑造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新質生產力蓄勢賦能。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劉新鋒致辭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會長梁劍明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筑科技創新應用,要瞄準BIM、大數據、云計算、AI等新一代建筑科技前沿信息技術,培育工程建筑新質生產力,實現建筑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建筑行業的整體效能和工程質量。大力發展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推廣環保建材和技術,推動建筑業向綠色低碳轉型,建設人民滿意的好房子。他認為,粵港澳工程建設行業要深刻領會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資源,注重全域協同創新,共同搭建建筑業科技創新平臺,健全全鏈條創新生態,攜手推進灣區建筑業創新發展。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會長梁劍明致辭
香港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致辭中強調,香港能夠作為“超級聯絡人”和“超級增值人”聯通國際,與內地同行強強聯手走出去,共同開拓新市場新商機,需要香港結合自身國際都市的優勢、項目管理的專業能力、國際商業網絡,再加上內地同行的強大產業鏈支持,形成強勁的協同力量,推動大灣區建造業躋身國際前列,向世界展示國家在先進建筑科技的成就,并為提升全球人類的生活品質努力。他指出,建筑科技的創新應用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建筑行業的需求,更是為了推動可持續發展、提高生活質量和保護環境。他明確,需要通過組裝合成建筑法、建造數碼化、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綠色與可持續建造技術等創新科技與先進建造技術來實現以上目標。此外,他還分享了香港建造業議會在推動香港建造業界創新及科技發展方面的成就,并表達了對粵港澳工程建設行業合作前景的美好期待。
香港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致辭
在專家演講環節,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吳慧娟分享了她對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幾點思考。她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我國建筑業建造的規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但傳統建筑業大而不強的局面仍然存在。她指出,一方面要從完善市場準入政策、完善招投標政策、完善工程價格政策、推廣先進工程建設組織模式四個方面入手,優化市場環境,激發主體活力。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先進建造方式,促進產業現代化,尤其需要在科技方面繼續發力,貫徹綠色、低碳的理念,通過工業化、智能化、數字化促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建造品牌,從建筑大國走向建筑強國。
中國建筑業協會副會長吳慧娟演講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工務)馮耀文作題為《香港高效建筑》的演講,他指出,香港的基礎設施和城市發展建設規劃給香港建造業帶來了重要機遇,但也面臨龐大工程量、高昂建筑費、工人老齡化、施工質效有待提高等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香港特區政府提倡采用“組裝合成”建筑法MiC、“機電裝備合成法”MiMEP等高效建筑方法,以提升建筑行業的生產力和成本效益。他以香港首個采用“組裝合成”建筑法的私人項目——香港東京街住宅項目為例,分享了香港建筑領域的優秀經驗,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建筑業的緊密協作的發展成效。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具有貨運暫存空間大、生產線高效智能、供應鏈強大等優勢,各地要把握機遇、優勢互補,強化粵港澳大灣區MiC生態圈。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工務)馮耀文演講
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湖清博士帶來了題為《科技創新引領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演講,他介紹了未來建筑業的發展趨勢,分享了企業如何發展建筑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他指出,廣州建筑集團深刻把握行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的發展趨勢,通過搭建一系列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提升面向設計、制造、建造、運營等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持續推動綠色建筑區域化、模塊化發展,積極構建新型建筑工業化產業體系,實現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不斷提升發展“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在粵港澳大灣區建筑業高水平協同發展方面,他認為,香港與內地建筑業可通過加強行業合作、促進人才交流、增強技術創新、推動建筑標準互認、強化政策協調等舉措,深化產業協同、實現緊密融合,推進大灣區建造業可持續發展;內地企業可借香港的國際化優勢,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
廣州市建筑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梁湖清演講
安永有限公司Steve Lewis先生作了題為《建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更智能、更高效、和更綠色——如何透過數據增強建筑環境的創新》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現今的大型資本項目中,工務工程管理過程會產生大量數據,但這些數據難以捕捉或鮮少用于決策中,導致數據被視為副產品而非資產。為了作出有效的決策,必須將數據轉化為準確、可操作、標準化和安全的信息。他詳細介紹了在工程項目周期不同階段使用的綜合數碼共用平臺,包括數碼規劃及設計系統(DPDS)、數碼工程監督系統(DWSS)、資產管理系統(AMS)、建筑信息模擬(BIM)、綜合基本工程平臺(iCWP),這些數據科技的使用,將對后期項目的交付、運營階段的公共資金使用等產生積極影響,為經濟、社會和環境創造更好的成果和價值。
安永有限公司Steve Lewis演講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處長、研究員梁浩以《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技術與長效機制研究》為題作主旨演講,他強調,隨著城鎮化步入下半程,構建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長效機制的重要性日益顯現。他介紹了我國房屋體檢、養老、保險制度的現有政策和主要存在問題,以及住建部科技中心聯合相關機構對房屋體檢養老保險等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創新科技以及長效機制開展的相關研究,并參考借鑒新加坡、英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有關做法,提出了建立我國房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對策建議和思考。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處長梁浩演講
香港市區重建局總經理(資訊科技)劉玉寶通過《優化市區更新和舊區管理,以科技利民生》的主題演講,分享了香港通過科技應用促進市區更新和樓宇復修等方面的優秀案例和經驗。他指出,香港市區重建局一直致力改善香港居住環境,促進市區更新和樓宇復修,他詳細介紹了在市區更新的不同階段,如規劃、設計、收購清拆、設施管理及樓宇復修管理等階段,運用包括建筑訊息模型BIM、智能運貨托盤、云端運算,以及結合BIM、物聯網IoT和設施管理的BIM/FM等智慧技術手段的成功實踐。他還介紹了香港市區重建局自主研發的市區更新資訊系統URIS結合地理訊息系統GIS及大數據模型,它可以提供準確分析、項目現金流等支持,加上試行“聯廈聯管”模式可以集中管理不同地方的單幢樓宇,有效提升居住環境。
香港市區重建局總經理(資訊科技)劉玉寶演講
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又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一年。展望未來,與會專家普遍認為,加強內地與香港在建筑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不僅能夠促進兩地建筑行業的共同進步,還有助于提升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競爭力。粵港澳工程建設業界勢必攜手闊步前行,共建共贏,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世界級大灣區卓然崛起作出“灣區建造”應有的更大的貢獻!
版權所有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 ? Copyright 2013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越秀北路222號越良大廈八樓 郵編:510050
聯系電話:020-83642505 傳真:020-83642502 E-mail:gdcia@vip.163.com 備案號:粵ICP備1500763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