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各处沟厕大尺度偷拍女厕嘘嘘

民政廳logo
廣東省民政廳
Department of Civil Affairs of Guangdong Province
廣東省社會組織綜合信息服務平臺logo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資訊

廣東社會組織: 開足馬力助力廣東經濟社會發展

  近3000家社會組織會員企業,提供近2萬個不同類型優質崗位......2022年,廣東省民政廳牽頭聯合多家單位啟動“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專項行動,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等群體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擴展就業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作為社會組織大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化改革、守正創新,結合“放管服”改革,堅持一手抓積極引導社會組織發展、一手抓嚴格依法管理,不斷深化黨建引領,社會組織管理能力和發展水平實現整體躍升,廣大社會組織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大局中彰顯了時代價值。


  截至目前,全省登記注冊各類社會組織71996家,其中,社會團體32371家,民辦非企業單位38161家,基金會1464家,慈善組織1887家,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社會治理、社會福利、慈善公益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立足服務經濟發展大局

促進社會組織“雙線發力”


  引導社會組織為穩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落實“六穩”“六保”政策,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穩經濟、促就業作用。2022年8月21日,省民政廳等4部門聯合啟動“百城千社萬企助就業”專項行動。全省各市(縣、區)民政部門聯動千家社會組織,鏈接萬家企業用人單位,為高校畢業生、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等群體進一步拓寬了就業渠道,擴展了就業空間。截至目前,引導社會組織發動近3000家會員企業提供了近2萬個不同類型優質崗位,社會反響熱烈,獲廣泛好評。“十三五”期間,全省各類社會組織吸納就業人員96.1萬人。


  引導社會組織為創新社會治理注入新活力。廣東堅持推動社會組織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創新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五社聯動”機制。2018年開始,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2021年印發《廣東省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確定了7個全省社區社會組織示范點試點單位。2022年出臺《廣東省社區社會組織分類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確社區社會組織備案條件、內部治理、運行管理、促進措施、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要求。2022年6月,發布《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指南》和《社會組織管理人才培養指南》,指導全省社會組織從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著力,通過健全社會組織內部治理結構,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增強社會組織服務功能。


  各地積極探索創新,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如,廣州市番禺區堅持以“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企業、社區基金”社區多元力量為抓手的“五社聯動”城市基層社區治理模式,為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提供了好經驗,創造了新模式。


創新構建綜合監管體系

營造健康清朗發展環境


  十年來,廣東以規范社會組織運作、凈化社會組織發展環境為目標,逐步構建多部門齊抓共管、第三方評價、社會監督的綜合監管模式,實現社會組織從行政管理向信用監管和綜合監管轉變,全面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創新社會組織監管方式。2018年開始,實施社會組織“年檢”改“年報”改革,強化專項抽查審計和“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實施社會組織“活動異常名錄”和“嚴重失信違法名單”管理。進一步深化改革社會組織管理方式,深入推進信用建設,有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形成由政府監管、社會監督、社會組織自律的綜合管理體系。


  不斷提升執法能力水平。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等三項制度,健全社會組織退出機制。建立全省統一的社會組織行政處罰信息平臺,編寫并印發《廣東省社會組織行政執法典型案例評析匯編》。舉辦“廣東省民政廳‘憲法宣傳日’暨社會組織普法宣傳周”活動,為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全面推進信用體系建設。出臺《廣東省民政廳關于社會組織信息公開的辦法》《關于深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誠信自律建設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實現失信公示和聯合懲戒,社會組織監管實現了從單一的行政化“被動管理”向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組織誠信自律、第三方評價、社會監督的“主動管理”模式轉變。


  深入規范社會組織行為。開展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清理“僵尸型”社會組織、社會服務機構非營利監管、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等10多個專項行動,社會組織發展環境進一步清朗。通過為企業減稅降費、搭建資源平臺、促進交流互通等一系列舉措,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近3年,全省行業協會商會減免企業收費4.7億元,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952個,涉案金額約3億元,各項工作成效位居全國前列。


等級評估走在前

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新活力


  廣東是較早啟動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的省份之一。近年來,廣東以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為切口,推動社會組織“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建設、以評促發展”,監管工作有力更有效,走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道路。


  “政策體系+專項資金”雙保障。2016年,省民政廳修訂了《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管理辦法》以及行業協會、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評分評估細則,基本形成了適應社會組織發展要求、科學規范的等級評估工作體系。2022年省本級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全省性社會組織評估經費預算增加至100萬元。


  精準精細分類,評估細則逐步完善。廣東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做好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精準分類,精細評估,增加黨建權重,制定“九類5級”評估細則,形成了適應廣東社會組織發展特色、科學規范的等級評估工作體系,形成“指標引導—自我發展—社會認可”的廣東社會組織評估模式,不斷加強內部管理,健全治理機制,規范內部運作,達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以評促管的目的。


  完善管理機制,組建專家隊伍。2022年1月,重新調整全省性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和復核委員會組成人員,充分體現主管部門牽頭、職能部門協同、社會性參與特性。2022年3月,組建全省性社會組織評估專家庫,開展業務培訓,完善管理機制,打造一支“廉潔公正、規范文明、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評估專家隊伍,為全省社會組織等級評估開展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


黨建引領樹品牌

助力社會組織工作再上新臺階


  廣東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社會組織工作各領域、全流程,通過黨建助力社會組織等級評估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明確要求凡獲評5A等級社會組織必須建立和規范黨組織建設,實現“兩個覆蓋”;另一方面在評估中增加黨建權重,逐年調整分值,推動社會組織旗幟鮮明抓黨建,保障社會組織正確發展方向。


  實行黨建與社會組織管理工作“五融合”,強化黨建引領,創建一批品牌項目,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持續多年組織開展百家社會組織走近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牽手行動”;組織社會組織參與“珠水映天山?粵新一家親?共筑中國夢”公益慈善援疆項目,2018年至2020年,投入項目資金1600多萬元。廣東省慈善總會、廣東省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等全省性社會組織被評為全國優秀社會組織。


  堅持將黨的工作與社會組織業務結合,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推動發展、凝聚人心、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的作用。2021年,在黨組織的號召指引下,廣東社會組織參與援藏援疆、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等投入資金約16億元。2022年以來,社會組織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活動,服務群眾約50萬人次。開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十項行動”,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約6萬家。省級社會組織黨組織與村、社區黨支部結對共建,全省社會組織開展活動達1萬多場次,服務180多萬人次,投入資金約1.7億元。


  注重品牌培育,不斷提升黨建工作示范帶動力。開展樹典型、樹標桿、樹品牌“三樹”活動,2021年,全省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受到各級“兩優一先”表彰的超過100人次;28個社會組織黨組織被省委兩新工委評為全省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189個參與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被省民政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表揚。省社會組織黨委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百家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創建活動,評選出廣東社會組織黨建十佳案例和55個優秀案例,深化社會組織黨建品牌建設。突出各地特色,廣州“紅苗工程”、深圳“燎原計劃”、佛山“1+N群組鏈”等一批黨建品牌涌現。


  百舸爭流博勁浪,勇立潮頭敢為先。廣東將持續深化改革,守正創新,奮力營造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良好環境,努力為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更大貢獻!


提示說明:為了更好的頁面顯示效果,使用360,QQ,搜狗等瀏覽器時,建議選擇極速模式【設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