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建協〔2022〕51號
各地級市建筑業協會(聯合會)、裝飾協會,各會員單位: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60號)、《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于開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粵建科函〔2014〕1652號)等文件精神,積極踐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引領未來數字建造發展趨勢,推廣BIM技術在建設工程領域的廣泛應用,搭建建設工程BIM技術成果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企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鼓勵為建筑信息化建設做出創新研究和實踐的組織和個人總結BIM成果、理順推薦國家級相關活動的基礎工作。經理事會決議,應廣大會員單位的要求,我協會決定舉辦建設工程BIM應用成果交流活動。現將有關首屆活動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活動范圍
(一)申報主體:以建筑業企業為主,自愿申報,可單獨申報或聯合申報(聯合申報單位不超過3家)。
(二)在全省范圍內,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管理規定,并已采用BIM技術進行設計、建設、運營的建設工程中標項目、在施工程或竣工不超過兩年的工程均可申報活動;本省企業可申報全國各地的工程項目(含境外項目:中國投資或援建的工程;工程建設標準執行中國大陸標準的工程);外省企業申報須為本省的工程項目。已參加過往年各類BIM大賽的BIM課題不得重復申報。
二、活動評價內容
評價內容包括:應用范圍、創新性、系統性、效果和效益、體系保障、模型等。
其中應用范圍包括應用的廣度,體現應用點的數量和完整性;創新性包括應用的深度、擴展性和先進性;系統性包括集成性、協同性和平臺的支撐;效果和效益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及應用效果;體系保障包括標準和規范、軟硬件、人員與組織、培訓體系保障等;模型應完整、美觀、有層次,軸網、標高準確,布局合理,構件的命名、繪制科學規范。
三、成果設置
(一)活動設立單項BIM應用組與綜合BIM應用組兩項內容。
單項BIM應用組:房屋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等在設計、施工、運維單個階段的應用。
綜合BIM應用組:包含多個單項應用,涉及設計、施工、運維多個應用階段。
(二)具體成果數量根據各類成果數量、質量和專家組意見確定。
四、申報材料報送要求
1.紙質文件:申報表1份(蓋單位公章);
2.電子文件:
(1)匯總表(WORD格式)
(2)申報表(WORD+PDF格式)
(3)成果介紹(PPT格式,PPT樣式自擬,長寬比為16:9。)
包括:工程概況;BIM團隊介紹(包括成員專業分工、在各環節的貢獻,及掌握的關鍵技術等);BIM應用的軟硬件配置;BIM技術應用情況說明(包括BIM模型精度、BIM應用的特點、亮點、主要成果、應用效益和創新);下一步實施BIM技術的改進方向、措施等。
(4)視頻(7分鐘以內)
包括:工程概況、模型漫游、多專業軟件演示、自主創新BIM技術成果展示等。
3.申報方式
所有電子文件都用成果名稱命名,存儲在U盤上,U盤表面粘貼成果名稱。將U盤以及紙質申報表(1份)郵寄到廣東省建筑業協會科技推廣部。
4.申報截止時間
2022年6月10日。(擬由我協會推薦申報國家級BIM大賽的成果需申報我協會BIM應用成果交流活動后擇優推薦)
五、申報成果知識產權及涉密要求
1.申報成果要求使用正版軟件。
2.申報單位必須保證成果的原創性,不抄襲、剽竊他人成果,不侵犯第三方知識產權或其他權利。如有侵權,責任由申報單位承擔。
3.申報材料原則上不予退還,請申報單位自行留存備份。
4.不接受涉密成果參加。
六、其他事項
(一)成果交流活動以開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廣應用為宗旨,協會不收取評審費用。
(二)聯系方式
聯系人:科技推廣部 黃薇薇
電 話:020-83642733
郵 箱:gdcia@vip.163.com
地 址:廣州市越秀北路222號越良大廈八樓
附件:1.首屆“建設工程BIM應用成果交流活動”申報表
2.首屆“建設工程BIM應用成果交流活動”匯總表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
2022年5月16日
版權所有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 ? Copyright 2013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越秀北路222號越良大廈八樓 郵編:510050
聯系電話:020-83642505 傳真:020-83642502 E-mail:gdcia@vip.163.com 備案號:粵ICP備1500763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