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科工集團綠色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次的力量
——中建科工模塊化產品醫技箱首秀故事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我是綠色科技公司的劉紫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中建科工模塊化產品——醫技箱首秀的故事。
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是模塊化建筑,采用10種規格的箱體,設計、加工難度最大的箱體,是醫技箱。
“同志們同志們,我們終于要出活兒啦!”“咱這還是一個大活兒呢,可是給中央援港應急醫院生產醫技箱”得知參建消息的整個模塊化工廠頓時沸騰了!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按捺不住的的興奮和激動。
而與此同時,設計團隊這邊卻是各個愁眉不展。項目初始設計方案全部按照打包箱來考慮,但很快就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醫技樓的荷載太大,并且有屏蔽等特殊構造要求,打包箱無法滿足這些要求。于是大家把希望寄托在了模塊化工廠上。
應急項目就是與時間賽跑,一旦決定要做就沒有回頭的機會“這在行業里幾乎沒有先例,這么短的時間,能不能設計出可行的方案?”這既是其他人頻頻向設計團隊的發問,也是設計團隊每時每刻的捫心自問。
巨大的壓力襲來,平日里無數次操作的軟件,都仿佛變得陌生,設計負責人冷瀚宇從未如此真切意識到,軟件里所畫的每一條線,幾天之后就會成為現實世界的一根根構件;圖示上標注的每一行字,也馬上會變成工人手里的建筑材料。短暫躊躇之后,他決定不再思前想后,帶領團隊一頭扎進方案的迷宮中,搞不懂的就研究論文、學習規范,拿不準的請教行業專家,沒人指路就自己找路。
經過一周的輾轉起伏,就在大家以為勝利終于要來臨時,所有項目圖紙需要鏡像調整的壞消息卻又傳來,而此時距離交圖只剩2天了。牛鵬波反復和冷瀚宇確認了很多遍,得到的答案卻是必須調整。這讓牛鵬波等日夜趕圖的設計人,內心崩潰了,這意味著前面的深化工作都將付諸東流,一切需要重新來過。牛鵬波強忍崩潰情緒,調整狀態,和設計團隊緊急召開會議,確定最優修改方案,一場與時間較量的戰斗又拉開新的帷幕。
面對困難,惟有迎難而上。整個過程中設計團隊陸續出過八九版顛覆性的方案,前前后后畫了300多個模塊的圖紙,最終及時將36個醫技箱的圖紙交到了工廠手中。
深夜12點,模塊化工廠里機器轟鳴、焊花飛濺,生產設備流暢地進行著自動上料、物流、翻轉等動作,焊接機器人熟練地在構件上畫出一條條美觀的焊縫,RGV小車不知疲憊地運輸著一個個箱體從噴漆房到烘干房。副廠長胡海波看到這繁忙景象,不由回想起2021年一邊忙產線改造,一邊用部分產線生產深圳灣區會展國際酒店箱體的那段艱苦旅程。
模塊化生產線是在2009年建設的廠房基礎上進行改造,由于建廠時間較早,廠房老舊、部分管線圖紙丟失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而胡海波他們就是要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原有產線拆除清場、廠房翻新、廠房局部結構改造、電力改造、供氣改造、土建施工等工作。改造任務已十分艱巨,他們還得邊改造,邊生產酒店的箱體。
作為模塊化產線負責人胡海波,經常加班到凌晨顧不上回家。一天晚上探討方案到凌晨2點,胡海波直接在辦公室睡下了。凌晨4點突然有人推開門,胡海波的媽媽抱著孫子,媳婦挺著大肚子,又急又氣,“你嚇死我們了,睡辦公室也不知道給家里說一聲”。原來,胡海波睡前忘記給妻子發信息告知,妻子凌晨3點醒來發現他還沒有回家,手機靜音電話不通,一家人就直接來公司找人了。
那段時間,模塊化生產線團隊面臨的是持續的高壓和挑戰,他們一起經歷了被否定的不甘、被認可的喜悅、情緒崩潰的迷茫、自我突破的感動。最終深圳灣區會展酒店項目74個箱體順利交付,國內領先的鋼結構模塊化產品智能生產線全面投產。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正是那段艱難的時光,這次才能9天就完成中央援港應急醫院高承載、永久建筑標準的醫療單元模塊。大家甚至還調侃,箱子太少了,還想接著干呢,一腳油門下去剛干得熱火朝天,又要踩剎車了。
如果說醫技箱的“前世”是在模塊化工廠,那么它的“今生”則在深圳河畔的落馬洲。
在屋蓋和醫技箱體頂部的“夾縫”中,孫偉正貓著腰弓著背一點一點挪動著。那段時間暴雨不斷,為了呵護我們第一次的作品,保證醫技箱不會滲入哪怕一滴水,孫偉和團隊每天都要到“夾縫”中檢查防水拼縫,是否完好無損。可這“夾縫”高度不到一米,內部也黑乎乎一片,還是被風遺忘的角落,悶濕的空氣加上帶著口罩,孫偉進去20分鐘就不得不到通道最邊緣透口氣,一趟下來,頭暈腦脹眼睛花,腰酸背疼免不了,說這里面是“蒸籠”都一點不夸張。盡管這項任務是“夾縫中求生存”的真實寫照,但孫偉和團隊絲毫不敢懈怠,用堅韌和專注一次又一次在夾縫中前行。
5月6日,中央援港應急醫院正式交付。為了這一天,綠色科技公司192人輾轉于深圳、惠州、香港等地,艱苦奮戰了50多個日夜。我們很慶幸,也很驕傲。醫技箱首秀真的為“中央援港”增添了一抹勝利的微光。第一次不光給予我們開始的勇氣,更給足我們不斷前行的底氣。而我們也將帶著第一次的力量,化身初升的朝陽,不斷積聚著能量,早日把光和熱灑向更廣闊的天地。
用“模立方”筑牢生命屏障
各位領導、同事:
大家好!我是來自中建科工綠色科技公司的李昌瓊,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模立方”筑牢生命屏障》。
山水相連,血脈相融;同胞有難,義不容辭!
為全面貫徹“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進一步增強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儲備能力,深圳按“平戰結合”原則建設酒店。中建科工勇擔使命,包含25棟建筑的全國首個集成化永久防疫酒店——深圳灣區會展國際酒店,要在124天內拔地而起。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中建科工按下裝配式建造“快進鍵”,用“模立方”筑牢生命屏障,打贏設計、制造、安裝“三大戰役”。
第一場戰役,是設計戰。項目采用“虛擬建造+現場建造”相融合的建造方式,先在電腦上把這個房子模擬建造一遍,然后在工廠生產制造,在拼裝廠形成模塊后運到工地組裝。而設計就是“虛擬建造”的必備說明書。可設計之初就經歷了一場運營方要“美觀”、投資方要“成本控制”、建設方要“快速建造”的大型博弈,爭吵、畫圖、論證一遍遍上演,最終達成一致——把美學的邊界限定在成本控制和快速建造的框架之內。確定方向后,巨大的設計工作量更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前期外協設計單位——中國院的供圖量難以滿足現場進度,為了讓中國院更真切地感受到現場壓力,我方盛情邀請中國院親臨項目現場。偌大的空地上,挖掘機、推土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重型卡車來回穿梭蕩起滾滾煙塵,數不清的工友穿著反光背心在烈日下堅守崗位。是啊,施工的帷幕已經拉開,我們一分鐘都耽誤不起。中國院當天就主動申請,進駐我們的臨時辦公點,要和項目團隊深深凝聚在一起,同頻共振、全力發起沖鋒。
9月12日,項目首個ME箱體順利吊裝,我們和中國院在合影留念時,中國院的負責人說了一句話讓人記憶猶新:“只有親身經歷了這種瘋狂,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這種喜悅。”
第二場戰役,是制造戰。剛剛闖過設計關,但這才剛剛拉開“度ME月”的帷幕。(PPT展示:所謂“ME月”是指該月主要作業面就是進行箱體制造和吊裝。)為了度過一個“甜蜜”的“ME月”,工廠的團隊時刻繃緊發條。
模塊化建筑有別于普通建筑,普通建筑是先建造后裝修,而模塊化建筑則是工廠一體化制造、裝修,80%的工作量都在工廠完成。而1288個箱子的制造量,租賃更多廠房迫在眉睫。盡管每一個廠房的租賃卻都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在A2棟項目組通知裝修單位明天可以進材料的時候,由于時間緊迫,所需的廠房還沒簽訂合同。
次日早上9:00,10輛材料車及結構運輸車陸續到達工廠,因合同手續不完善,廠房門衛不讓進。中介與廠房房東商談合同到下午14:00,此時,在工廠等待進廠的司機已經開始燥動,我方人員軟磨硬泡了2個小時,才終于放了2輛車進去。
進入廠房后,現場人員反饋,里面電未通,行車也不能使用。于是負責A2棟箱體制造的黃世佳在微信群“ME月突擊隊”呼喚炮火支援。項目經理王偉安排余運波等人緊急趕往現場協調。
余運波到工廠時,兩輛裝載巖棉的車正在往車下翻卸,巖棉包無序地散落在地上。房東和中介站在大門口板著臉,很不高興。余運波連忙走上去向房東表示歉意,沒講幾句話,房東便說:“余先生,趁你們材料也沒卸多少,你們把車開走,去找其他地方,我這不租給你們,反正你們的合同也還沒簽”。余運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一篇飽含深情與大義的論述征服了房東。
解決了精神問題,物質問題也不能落下。房東說,今晚水電表沒抄,工廠設備也不方便給我們用。余運波當場預支了水電費給他。晚上21:30,后續的8輛車進入廠房,工廠設備也給使用。進廠后,每個司機都無比喜悅,相互之間幫襯著指揮倒車,余運波的心情也稍稍有些舒緩。
我方先后收集了30多個廠房信息,考察了16個,最終租了8個,總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包括了大跨度、高空間、大面積、短租……每個成功租賃的廠房背后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
第三場戰役,是安裝戰。如何讓這些制造好的箱子,像搭積木一樣被建造成房子呢,要知道1288個箱子可不是少數,且每個箱體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這就不得不提到我們設計、制造、運輸、安裝施工全生命期信息化管理,用一套數據支撐“工廠、拼裝場、施工現場”高效協同。我們給每一個剛出生的箱體,都賦予了獨一無二的二維碼“身份證”,而一個個箱體將帶著它的“身份證”,流轉到裝修裝飾、物流運輸、項目驗收、現場吊裝等一個個工序,每到一個工序,管理人員都會進行“身份證”掃碼。與此同時,通過可視化仿真技術,以每個箱體所展現的不同顏色來標識箱體所處的不同工序狀態,只要一張全樓層箱體分布圖,便可掌握項目全部ME箱體的工廠制造、現場安裝進度情況的效果。
9·30我們交付2棟模塊化建筑,10·28再交付3棟,項目快結束時,所有酒店上演了一場“I LOVE YOU”的燈光秀,這本是獻給所有建設者家屬的禮物,但更是頒發給這群將“不可能”鍛造為“做到了”的英雄勛章。未來中建科工將緊密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用“模立方”鑄造更多奇跡。
版權所有 廣東省建筑業協會 ? Copyright 2013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廣州市越秀北路222號越良大廈八樓 郵編:510050
聯系電話:020-83642505 傳真:020-83642502 E-mail:gdcia@vip.163.com 備案號:粵ICP備15007635號-1